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朵儿

平淡的日子里,我心悠然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记忆转载(2007.06)  

2008-08-17 21:04:39|  分类: 记忆回放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2007年6月17日  星期日,  天气:阴  心情:--

【美文转载】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 苦的感悟
               
  在人类所品尝过的诸多滋味中,“苦”大概是最复杂,内涵最丰富,因而最具哲学意味的一种味道了。人的味觉器官对苦的排斥恐怕是天生的,譬如给一个婴儿吃苦药,往往会遇到最顽强最原始的抵抗。而人们的日常语言中,凡是沾上苦字的词儿,大都是灰暗而低沉的:经受艰辛叫“吃苦”;生活困难叫“穷苦”;无依无靠叫“孤苦”;身体或心情极不好受叫“痛苦”等等。佛家语中有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;儒家语中有: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。”苦是人生之逆旅,草原景观是漫漫之长夜,人们对苦的东西往往逃避之而惟恐不及。
  然而,苦的复杂性正在于此;在某些时候,苦确如魔鬼梅菲斯特之于浮士德,如影随形,挥之不去:更有些时候,人闪竟然嗜苦如命——君不见人类从古至今最嗜好、最痴迷的三大饮料,就全都是“苦水”:咖啡是苦的,可可是苦的,位居世界饮品之冠的茶,同样是苦的。如果再加上虽非饮品而性相近的啤酒,人们岂不是整日与苦水相伴么?这实在是一个难解的谜。
  与苦相对的是甜。人们对甜的接近性也近乎是天生的。哪个孩子不喜欢吃糖?哪个婴儿吃苦药时不送以甜水?人们语言中的甜字也总是作为苦的对应物出现的,若苦尽甘来,若不吃苦中苦,难得甜上甜,等等。可是同样令人不解的是,当们走向成熟以后,对甜的东西却会逐渐疏远。至于那些出于健康或美容需要而视甜物如寇仇,更近乎成为一种现代时常了。这种苦与甜的二律背反,不是很值得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探究一番么?
  倘若扩及人类的精神活动,这种苦与甜在认知上的二律背反更为明显。美术家们一向把那些格调不高,浅薄媚俗的画作贬之为“甜”,由此,甜与俗被合成了一个字眼,成了画家之大忌。记得一位艺术理论家曾发表过这样一番高论:“一个欣赏者,当其刚刚入门,还不具备足够水准的审美眼光时,他往往喜欢甜俗的东西,就像一个幼儿偏爱喝加糖的牛奶;一旦分的鉴赏力提高了,审美口味也会随之改变,对那些看上去有些丑,有些怪,又苦又辣的作品,他会因其耐人寻味而产生共鸣和好感,这就像成年人舍弃糖水、牛奶,转而喜欢咖啡和苦茶一样。”番妙语曾使我回味许久,品着挺有味道。
  甜能给人带来瞬间的愉悦,但来得快去得也快,不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;而苦中的滋味却要慢慢咀嚼才能品味出真味,仿佛青橄榄的苦涩,细细口味才能苦后回甘,它是余味绵长的。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当你在人生之路上跋涉一段之后,回眸望去,是否一如曹孟德诗中所谓“去日苦多”呢?同样的,当你在人生的深秋黄叶中漫步遐想,你所能深贮于心底的,往往不是那稍纵即逝的甜蜜和幸福,而是那刻骨铭心的痛苦。或许你会发现,凡是昔日品味过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痛苦,如今都已变成了外酿的陈酒,于苦涩之中充溢着人生的甜蜜和醇厚。你会觉得倘若当年未曾体验过那些痛苦,你的人生将是何其苍白,何其平淡!
  如此说来,苦之况味其实并非人类之天敌,它更多的时候乃是人类相伴相随,须臾不可分离的净友。请不要拒绝痛苦,朋友,因为有了痛苦,我们的人生才变得多姿多彩,我们的精神才变得坚韧敏锐。有鉴于此,我们也才会有勇气承受痛苦,甚至享受痛苦!
  桌前摆着一杯清茗,碧绿的茶芽正一片片地沉落杯底。我品一口微苦而涩的茶汁,不由得又想起了知堂老人的那句名诗:“旁人若问其中意,且到寒斋吃苦茶。”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